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是贺州学院最早招收本科专业的院系之一,前身是梧州地区八步师范学校化学教学科,1977年开始招收3年制大专,1993年成立生化系,2006年更名为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并开始招收本科,2012年成立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15年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院,2016年12月由原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部分专业更名组建成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2021年获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3年通过验收,2023年入选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2018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0年通过验收;2021年荣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命名为“五星级党组织”,入选首批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4年通过验收;2024年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学生第一党支部2022年入选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4年通过验收,2023年获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生第五党支部2024年入选学校“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现有食品与营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茶学4个本科专业。自2015年学院先后与大连工业大学(2015)、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2019)和广西科技大学(2020年)联合培养研究生,2024年贺州学院获2023年度审核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食品与营养等3个专业获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2018年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并于2021年通过终期评估,结果为B档,建设目标完成度名次9/59,2022年入选广西新一轮一流学科(B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年获批自治区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广西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2024年连续3年入选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高校(并列)第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2年入选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入选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专业档次为A。生物工程专业是学院办学历史最早的专业。茶学专业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设,为广西高校最早招收的茶学本科专业,在2023年广西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获四星。《果蔬贮藏保鲜》与《食品添加剂》被认定为2020年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化学》被认定为2023年普通本科高校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区级教学改革项目18项,自治区四新项目3项,学院教师获第十九届、第二十届、第二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各1项;2024年学院教师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赛区三等奖2项;2021年和2024年获全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竞赛一等奖各1项;2019年和2023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等次各1项。
学院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占50%以上,专任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位,有1年以上出国(境)留学经历的教师近20人;校外兼职博导3人,硕导15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2019-2022年广西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二级教授1人,广西高层次人才D层次1人,广西优秀卓越学者1人。广西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2018年供港澳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研究创新团队入选广西高水平创新团队。由段振华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区域性教学团队获批2024年自治区级普通本科高基层教学组织称号。2015年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人才小高地获批自治区第六批人才小高地,并在2019年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学院现有广西康养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水生蔬菜保鲜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人才小高地、广西(贺州)六堡茶工匠学院等多个省级科研与教学平台,其中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通过验收,广西果蔬保鲜和深加工院士工作站(2014.7-2020.7)2018年绩效评估被评为优秀。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19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52项;2023年获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
学院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不断完善学院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用房7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000万元以上,已建成食品工艺实验室、理化检测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茶艺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专业教学实验室,设有果汁生产线、果酒生产线、茶叶工艺实验室等中试生产线,拥有果蔬深加工研究实验室、果蔬产品研发实验室、药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形成了一系列配套完整的校内理论、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体系,能够满足各专业各教学环节教学需要。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学校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搭建毕业生求职招聘对接平台,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开展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宣传、能力提升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政策宣讲、就业指导、岗位推送、技能培训、实习见习、创业帮扶等服务,充分满足毕业生多元化的求职需求。学院坚持把学生考研工作作为学风建设和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形成“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院领导—教研室—任课教师”“学院党委—党支部—党员”工作联动协作机制,推进考研工作全员化。被录取的高校由2018年的5所增加到目前的60余所,先后有学生被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暨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石河子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或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2018年学院考研率为7.06%,2021年考研率达41.98%,并涌现考研学霸班,班级32人报考,22人被成功录取,录取率达到68.75%,被中国教育网、光明网、广西教育厅报道。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学院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集考前动员与辅导,考试、复试、调剂指导,考后经验交流于一体的考研指导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2016年主办全国马蹄深加工与保鲜技术研讨会,2017年主办首届莲藕及水生植物产业发展大会,2018年参与协办第六届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和第二届食品营养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参与承办第五届食品干燥国际研讨会和2019年国际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研讨会,2020年联合主办第四届“生鲜食品加工与保鲜”国际学术研讨会,2021年联合主办“第三届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国际研讨会”,2023年联合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第六届“生鲜食品加工与保鲜”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主办“第四届食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国际研讨会”。
学院行政、教学及科研场地集中在贺州学院西校区惟勤湖畔的求知楼和自立楼,学院紧跟广西“东融战略”步伐,助力贺州加快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不断加强产学研一体化,致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致力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更新)